「發出企盼」和「回頭攻擊」的人,同樣都是脆弱的。
「老公,我今天去接小孩時,和佳華的媽媽聊了一下。她說接完小孩後,要趕著去做瑜伽,好好喔!」
正在看報紙的先生抬起頭,看了一眼太太,說:「很好啊!」然後低下頭,繼續看報紙。
「唉呦,我的意思是說,瑜伽費是她老公付的,他好會為她著想,真疼太太。」她明示、暗示著先生。
「這樣很好啊,忙裡偷閒,真不錯。」
「你怎麼這麼像個木頭人!你看人家老公還想得到她的辛苦,直接幫她付錢,我在這邊跟你說老半天,你卻完全沒感覺,我怎麼會嫁給你這種人啊?」
從小就活在父母安排中的她,一方面非常習慣被父母照顧得很好,但另一方面,她卻又很渴望能有自己的空間。當她遇到他,一個從小在彰化鄉下地方長大的大男孩,對她來說,他的自由與無拘無束,完全的吸引住她。
但隨著結婚日子一久,某部分的她,卻開始期待先生能像父母一般,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而當先生不如她意時,她失望又憤怒,忍不住說出了難聽的話,但她更害怕的是,會不會是先生已經不在乎她了,不愛她了,不然怎麼會這麼無感。
諮商心理師這樣說:
這對夫妻的爭執,其中太太對先生那些冰冷、殘酷的批評,某種程度都潛藏著害怕和著急。
太太的害怕和著急是「你怎麼可以這麼冷淡,你還在乎我嗎?」太太一方面希望先生回應,但另一方面也懊惱「為何是你,對我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太太想要不被先生影響,想要跟先生賭氣,但到頭來受傷和苦惱的卻是自己。
夫妻之間,彼此影響很大
其實,夫妻之間的彼此影響是很大的,一個眼神、一聲嘆息,對方接收到的可能就是輕蔑和嫌棄,或者是愛意和親近,這都依據著關係的好壞,而造成不同的影響。
情緒取向家族治療大師蘇珊‧強森(Sue Johnson)認為「伴侶或婚姻關係不只是造成家庭問題來源,同時是彼此療癒的資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伴侶之間的舉動對對方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我想要成為你眼中唯一的那個人
我們常跟伴侶爭執,「我想要被你理解,那個人不是別人,只有你可以給。」我們不會對一個路人拉扯著,但我們可能會因為伴侶的一個反應,而轉身將自己鎖在房間一整天,還把電話開機,想要他先打來致歉。
婚姻關係就像是訂了長期契約,彼此除了成為關係的共同體,還是金錢、房產、家庭大小事情分工的合夥人關係。這份關係多了層責任和分工,除了情感的基礎,更像是某種投資,所以才更令人揪心。遇到問題,如果只有一方投入,另一方很冷淡,就會更讓對方感到無力與氣餒。
於是,當她希望先生也能像佳華媽媽的先生一樣,幫她負擔瑜伽的費用時,先生卻不太當一回事,這讓太太覺得委屈與傷心,她開始懷念起小時候被父母疼惜與呵護的感覺,也覺得是不是先生變了,不愛她,所以才會都不在乎她的感受了。
擺脫父母婚姻關係的練習:
在你們的關係中,也有連鎖效應嗎?當你對他發出一個訊號是「我想要你聽見我」,可是對方轉移注意力,甚至說你太幼稚,你不應該在現在提出來。
你收到這樣一個被拒絕的訊息,而引發你覺得「他已經變了,或者你已經不夠有魅力了」等等的想法,這些都是連鎖效應。
唯有我們對關係保持覺知,你才會知道這是屬於過去未滿足的傷?或是對未來的焦慮?在每個爭執背後都有個渴望,你要釐清的是這個渴望究竟是什麼。
當發現自己有情緒按鈕被打開的時候,請先緩一緩,先思考自己說這些話背後的心理需求是什麼,請試著勾選出來:
口1.我想要在他心裡面是有分量的。
口2.我想要他能體貼我的辛勞,讓他能夠看見我的努力。
口3.我想要他看見我的需求,讓我感受我仍是被珍惜的。
口4.我想要在他面前仍是有吸引力的。
口5.我希望我的好,他能持續看得到。
口6.我想要他也能考慮到我。
口7.我想要他能夠像我爸媽一樣對待我。
口8.……
想一想,你在乎的是哪些?這些心理需求背後都存在著一種脆弱、渴望靠近的心情。寫下這些需求,想一想為什麼希望對方做到,又或是,你可以提醒對方怎麼做,例如給對方一點提示,讓對方更容易做到。
除了說出自己的需求外,建議你換個位置思考,你也可以想想自己願意做點什麼,滿足他的願望和企盼,也跟他說說你心裡的在意和對他的看重。
其實,「發出企盼」和「回頭攻擊」的人,同樣是脆弱的。要不是彼此都介意,雙方怎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彈;要不是都還想證明彼此的心意,不被小孩和瑣事分散掉注意力,又怎會需要對方的回應。
所以,在夫妻關係中,不定期的覺察和增溫,是維繫兩人感情的最好方式。
【書名: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
【作者簡介: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目前為台北市立明德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同時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自由時報「戀愛蹺蹺板」關係療癒專欄作家;Mamibuy駐站專家。
(文章由寶瓶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