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男人如你所願
在傳統的求愛過程中,男人是主動出擊的獵人,女人是被動的獵物。邁入三十幾歲之後,我發現聰明又美麗的單身女性和帥氣的黃金單身漢的數量實在不成比例。我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現在你在倫敦和上海聽到有人說「好男人都到哪去了」的次數,會跟你在紐約聽到的次數不相上下。但這種不成比例的現象在數學上並不合理,兩個族群的人數應該要差不多。馬克.吉曼(Mark Gimein)以賽局理論來解釋這種黃金單身漢稀少的弔詭現象(the eligible bachelorparadox),並提出以下的假設。
男人一輩子會跟很多女人約會,有些女人因為外貌、才智或社會地位等條件而成為男人想要交往並定下來的熱門人選,有些女人則不那麼搶手。男人會根據自己喜歡對方的程度來決定要不要求婚,但他也會考慮到女性喜歡他的程度。
以這種角度來看,擇偶的過程在數學上就像一種競標模式:投標者(bidders)開出「封閉式喊價」(sealed bids),沒有人知道其他的競標者出價多少。這個理論是從兩個競標者競標同一物件開始,其中一人是財力雄厚的強勢競標者,有很多可以支配的現金;另一個則是預算有限的弱勢競標者。以黃金單身漢為例,他就是兩個女人競標的物件。強勢競標者是美麗又聰明的女人,魅力十足;弱勢競標者則在各方面都較遜色。兩位女士都在爭取同一個男士,但不知道彼此投入多少心力。
你可能會以為強勢競標者比較有勝算,但在現實生活中的拍賣,往往是由弱勢競標者得標,這個現象已經是賽局理論文獻中獲得極大關注的議題。跟前面的例子一樣,這個例子也需要非常深入地探索賽局理論2,但我們可以用它的概念說明,為什麼有那麼多條件很好的三十幾歲女性弱勢競標者遇到喜歡的男人時,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對方的關注。相反的,強勢競爭者認為自己有很多選擇,因此比較不會選擇全力以赴,她覺得更好的男人可能就在不遠處。男人看到比較有魅力的女人對他沒有太大的興趣,就會轉而跟對他很有興趣的女人在一起,於是他就脫離單身漢族群了。
一開始這種現象還不算什麼,但是隨著人生的競標活動持續進行,弱勢競爭者接二連三地得標,直到最後單身好男人所剩無幾,剩下很多美麗又聰明的單身女性在愈來愈小的約會市場裡尋找另一半,就演變成黃金單身漢稀少的現象。這個結論給我們一個清楚、但有點殘酷的啟示:無論你的條件多好,如果你的目標是找到另一伴,千萬不要過度得意自滿。
但是,在我們覺悟到自己會孤單老去、跑去買回一屋子的貓咪以前,先停下來客觀地看剛才舉的例子。賽局理論的數學應用雖然完美,但假設的核心都有個缺陷:男人一心只想騙女人上床,女人一心只想把男人套牢。現實生活中,無論男生女生,大家難道不想要兩者兼得嗎?我甚至懷疑,有些女人只想上床、有些男人只想著結婚,所以前面的賽局理論應用在這裡,真的是不太適用的。
幸好,賽局理論還有其他不需要設定男女刻板印象的運用方式,尤其有個公式,可以應用在最常見的約會難題上,而且各種形式的感情關係都適用,我們稍後就會談到。在那之前,我先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背景理論:一對男女正決定要不要背著彼此出軌。
書名:數學的戀愛應用題
作者:漢娜‧弗萊
出版社: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