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先瘦三公斤」,絕對無法持久!
幾乎沒人敢說「我十分滿意自己目前的身材」吧。事實上,每一個人多少總會對自己的體型感到某些不滿意。平常我在演講或舉辦座談會時,大家第一個提出的問題,一定與自己的身材有關,所以樣本數可說非常充足。
究竟你在意的部位,是突起的腹部?還是溢出腰帶的側腹贅肉?說不定有些人在意的,是不知不覺中鬆弛的身材曲線。但是,很多人明知道再這樣下去不行,卻還是「得過且過」,就像下述這樣:
「像我這種身材的人,滿街都是。」
「沒辦法,因為年過三十了。」
「雖然不滿意腹部那一層贅肉,但還不到肥胖的程度。」
不滿意身材但不做任何改善,老是這樣自我安慰的人,就會放任自己變成歐吉桑體型、歐巴桑身材。像這種人,不適合閱讀像這本呼籲大家「雕塑個人身型」的書,他們只會妥協,和自己不滿意的身材永遠朝夕相處下去。
◆對身材不滿意?那就改變它!
我認為購買這本書的讀者,應該想要「改變自己的身型」吧。擁有這個念頭非常重要,想要「改變」的人,只要方法正確,身材一定會有所轉變。
事不疑遲。先來想像一下,大家希望自己的身型有什麼樣的改善?
「先瘦三公斤再說……」
「先讓肚子小一點……」
「雖然有點難,不過我想回到二十幾歲的身材……」
大家或許認為這樣的期望很美好,但其實,大錯特錯。訂下這種目標的人,大部分都無法實現理想身材。減重三公斤後的自己、肚子稍微縮小後的自己、二十幾歲時的自己……,對你而言真的是充滿魅力嗎?如果這樣無法真正吸引你,訓練其實很難持續下去。
盡管放膽設定目標,幻想自己的身材變成「這輩子最棒的身材」,具體幻想成為「哪種身材」的這一點非常重要,才能幫助你堅持訓練到底。
想維持好身材?請先拋開體重迷思!
為了雕塑身材,許多人在開始鍛鍊肌肉時,常會訂下「減輕五公斤」、「絕對要瘦十公斤」這一類目標,但是這樣的目標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最後反而可能變成「雖然體重少了五公斤,但是鬆弛的身體曲線還是完全沒改變」、「雖然瘦了十公斤,但臉色變得憔悴、很難看,一點魅力也沒有」─縱使達成目標,成功減重五、十公斤,也不一定能變成自己滿意的身材。
體重,原本就只是代表身體狀態的一種指標,例如身高一百七、體重八十公斤的人,有的人看起來「肥胖又邋遢」,也有人看起來是「健壯又有男子氣慨」。
周遭的人並不會以「體重」來評論你的身材,即便你對體重斤斤計較,為了「胖兩公斤」或「瘦五公斤」而心情起伏,但別人通常只看外表不看數字。因此,關鍵不在於體重多少,而是擁有好看的身材、健康活力的體格、誘人的體態。
◎二十五歲後,肌肉會開始鬆弛
另一方面,把減輕體重當作唯一目標的人,除了會減去體脂肪,通常也會減去肌肉。肌肉只要缺乏鍛鍊,過了人體二十五歲的巔峰之後,每天就會以一定比例持續減少,全身會開始變得鬆弛,進一步演變成歐吉桑體型、歐巴桑身材。若減重時連肌肉也減去,就容易看起來像是中年人。
因此,想讓身體找回活力,就必須確實練出肌肉。只要增加逐年減少的肌肉,就能讓身體回復到年輕時的狀態,打造出強健有活力的體格。肌肉增加後,體重不一定會減輕。所以,即使體重沒什麼變化,身體還是能夠恢復年輕。
BMI(身體質量指數)是另一種表示身體狀態的指標,可透過身高與體重
依照下列公式計算出來。
「BMI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日本肥胖學會認為,BMI二十二為「標準體重」,超過BMI二十五則為「肥胖」,BMI未滿十八.五則視為「體重過輕」。這是根據日本人口調查多數人的平均值制定而成。數據指出,BMI二十二左右是「最不容易生病且長壽人口最多」,一旦BMI超過二十五,「慢性疾病比例會增加且死亡率也會提高」,而BMI未滿十八.五「死亡率會升高」。而國民健康署則建議台灣成人的BMI應維持在十八‧五至二十四之間;太瘦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雖然如此,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BMI值一樣,外表卻截然不同。比方說BMI二十二,有的人肌肉少、全身佈滿脂肪,有的人卻十分結實且肌肉壯碩。
學會這兩招,上班也能練身體!
想在辦公室做運動但又不好意思,這樣的人我會建議做一些簡單的訓練,像是從椅子站立,這樣就能巧妙地做肌力訓練,又不會被周遭同事發現。不過要避免出現反作用力,正確運用軀幹部位。
另外還有坐著就能進行的「手臂上舉」,在上班午休時也能做,還有站著進行的「手肘碰膝」,可以趁著影印文件的空檔進行。或者也可以試試一邊坐在椅子上,一邊將腳抬到半空中。除了可在辦公桌前做,也可在冗長的會議中讓身體換個姿勢。而搭捷運也是訓練的大好良機,最常見的動作就是站著墊高腳跟,坐下來時也可將腳抬高以鍛鍊肌肉。
內文摘錄於:《在家練肌力,體脂少10%:2天練1次,效果最好!26個燃脂動作X 14組速效練肌操,增肌‧減脂‧練線條,一次到位! 》
(圖文提供: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