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好友麗婷考上犯罪學研究所,我們周末一起去看了電影。其實是隨機的選擇了國片「念念」,沒想到這部感動人的電影,竟成為我們兩人一致同意,本周最棒的亮點選擇!
一開始的劇情,讓我想起很多事,覺得心塞而鬱悶起來:一個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畫家(梁洛施),一個永遠當後備的拳擊手(張孝全),兩個二十幾歲的年輕情侶,都卡在當下的不順利及對自己充滿懷疑,相處起來自然困難重重。這種情節,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吧!
工作及愛情的壓力,顯然就是許多人初入社會時最大的壓力關卡。尤其是拳擊手從隱藏了視網膜剝離症,到最後不得不放棄多年投入心血的拳擊這條路時,這段心路歷程,真是讓人心碎。
在真實的人生中,我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放棄原有的執著及多年的努力,這根本就是在職場中許多人會一再重複體驗的人生歷程!當無計可施的碰到這種狀況時,一個人該怎麼面對呢?糾結下去已經沒有意義,那要怎麼放下?怎麼轉彎呢?主角的演出,讓人好心疼。
另一位男主角是一個為生活奔波的台東導遊(柯宇綸)。這個在綠島長大,純樸善良的青年,每天就在「工作、回家」之間輪迴,一邊懷念著拋棄他的母親,並一個人孤獨地度過每一天。三十四歲生日那天,他終於決定打破習慣走另一條路,一個人跑到台北逛逛,卻意外地和他失散多年的妹妹重逢,因此有了新的人生風景。打破舊習慣並勇敢走出來,柯宇綸自然內斂的演技,很有說服力。
梁洛施畫家之路的轉折,也很有意思。母親過世後孤獨的她,一開始畫風充滿憤怒及張力!其實「憤怒」也是一種能量,是必須突破的能量,就像當初她母親帶著她乘著小船,在大風大浪中迎向未知的過程。一直到後來他開始體會到愛,並能夠再度「接受愛」及「給予愛」時,她轉型成為了兒童圖文畫家,並藉由創作向世人展現她母親當初想傳遞給她的精神。這段描述講一個人藉由與他人互動,延續下一代並修補自己的過程,也非常有意思。
電影當中也有一些主線外的亮點,很有意思。像是生命中總是存在著出奇不意的天使,願意在人脆弱時給一點溫暖;像是人總會犯錯,這時該用甚麼態度來面對自己犯下的過錯呢?雖非主線情節,也呼應了人生中一步一步的風景。這是一部寫實又療癒的電影,反映了人生真相的同時,也提點了前方有曙光。
最後我想說,從「念念」中,我感覺到導演張艾嘉的才華橫溢,諸多演員演技的流暢自然,不論是劇情的張力、鏡頭造就的藝術氛圍等等都很棒!也就是眾人的努力,成就了一個迷人的電影。我認為所謂的「好」,往往是需要用集體的才華所凝聚起來的。這是我喜歡看電影的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