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 | 生活哲學 | 女人幫小編

請問侯文詠立體書封(封面+書腰) 2
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我們才能明白,
為什麼放棄比堅持更難,為什麼渴望比努力還重要。
是這些源源不絕的疑問,驅使我們不斷用熱情來尋找答案,
而原來那個最重要的答案,就是:你自己。

讓自己歡喜自在地走下去

「照你這麼說,」還是剛剛那個聽眾,「外野手一定接得到高飛球嗎?他總有漏接的時候吧?萬一呼應內在召喚的結果是這樣,該怎麼面對?」

作為一個外野手,漏接當然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同樣的,呼應內在召喚也不保證一定成功。但你不能因為一次漏接,就否定了這個外野手。同樣的,眼前的失敗也不能否定你曾有過的努力。只要你還年輕,只要你還聽得見自己內在的召喚的聲音,你就還站在屬於自己人生的球場上。

更何況,根據過去的許多經驗,從內在召喚微弱的聲音,一直發展到成為有前(錢)途的事業,興趣本身很少是不經過轉化、改變的。

就像賈伯斯休學的時候去旁聽Serif與Sanserif字體的書法課,後來卻變成了電腦螢幕上漂亮的字體。

就像J.K.羅琳的希臘神話,後來變成了哈利波特。
就像我的「看電影」夢,變成了寫作……

如果幾十年之後,賈伯斯的書法一成不變的還是書法,J.K.羅琳的希臘神話還是希臘神話,我的「看電影」還是「看電影」,後來我們人生中的前途或錢途,可能出現嗎?
真正去追究的話,在呼應內在召喚的過程之中,如果不是在現實中遭遇了挫折,就不會有這些磨合與轉化。沒有這些轉化,也就沒有適應,當然,也就沒有後來的成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挫折其實是現實所能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要打開自己的心胸,欣然接受才是。


不過話又說回來,正因為需要經過種種和現實的磨合、調適,又無法預期終點到底在哪裡,「呼應內在召喚」的過程其實更接近一場馬拉松長跑,因應這樣的過程,從一開始,就必須有一種能夠長期走下去──或者,更進一步說,讓自己能夠「歡喜自在」的準備。
很多人宣揚一種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心態,激昂地和現實悲情對抗。這樣的心態當然令人敬佩,不過,用這樣的策略去面對一場不知終點在何處的長跑,就如同用跑百米的速度去跑馬拉松是一樣危險的。萬一成果無法在短期之內實現,後繼的資源、體力消耗殆盡,反而挫折了個人的決心以及自信。


因此,把目光放遠──假如這是一件需要做五年、十年,甚至是更久的事情,用什麼樣的資源、或者什麼樣的風險,是你可以歡喜自在地承受的?有了這樣資源配置的基礎,你才能從容、無後顧之憂,全力以赴地去追隨、呼應內在的召喚。


不但如此,你還要保持著內在召喚最初開始出現時,所帶給你的渴望、好奇。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作家,千萬不要天天拿自己的作品和像J.K.羅琳、昆德拉、或村上春樹這些成功的大作家比較。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籃球選手,更不要天天拿自己的球技和LeBron James、或Kobe Bryant這些NBA高手比較……這只會讓你感到挫折。在這條路上,真正能夠推動你的力量,是對這件事自然而然的嚮往與渴望。這和過去的人生督促你追求外在的勝利,追求別人目光中的榮耀、責任……是很不一樣的。
就像是一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的旅行。儘管不知道目的在哪裡,但因為抵達的每一個景點、途中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是未曾經歷的,因此樣樣新鮮。像個渴望郊遊的小學生似的,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的期待、驚喜。千萬不要失去這種渴望的心情。少了這樣的心情,這個內在的召喚就不再是內在的召喚了。

如果可以的話,甚至不要有非成功不可的期待。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大家不用努力了。既然追求的是自己內在的召喚,當然無時不刻應該全力以赴。但話又說回來了,盡力而為之後,事情的結果,其實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試圖去掌握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成敗,反而只會讓我們失去那種歡喜的心情。
換個角度想,如果未來不存在「一定成功」的保證,很務實地想──我是不是不應該把一切寄望都放在哪個成果之上──而是,在做這些事情的當下,就應體會到這個過程本身的快樂。


跑馬拉松長跑的時候,與其期待終點的歡呼、名次,還不如當下就享受那個路途中喘氣、流汗的快感;當醫師的時候,與其期待未來的前(錢)途,還不如當下就享受因為自己的努力,病人的病情獲得改善的成就感。同樣的,寫作的時候,與其期待出版之後的收入或掌聲,還不如當下就享受那個從無到有的創意……


從外在的角度來看,任何的努力,當然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從生命的角度來看,一個一直歡歡喜喜地呼應自己內在召喚的人,他是不可能有任何損失的,不是嗎?
關於興趣可以當飯吃嗎這件事,我想說的就是這些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作者

侯文詠

台灣嘉義縣人,台大醫學博士,目前專職寫作。



(以上圖文由皇冠出版提供)
 
女人幫專屬私密社團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