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並不會帶來快樂,但能帶來內心的平靜】 | 美麗人生 | 女人幫小編

pablo (26)

內心的折磨常來自於不願接受事實
有個原則要牢牢記好,那就是幾乎所有內心的折磨,都來自於我們對事實的抗拒。你會以為是生命中發生的事讓你不快樂,事實是你不願單純接受結果,想要掌控的欲望致使。然而切勿把這種接受跟消極混為一談,你要學會的是沒有強烈執著的意圖、沒有執念的專注。達成某件事的念頭或意圖並不會讓人不快樂,但想要掌控結果的欲望則會。

例如:你可以想像一下,某個人從小就相信自己將來必能贏得奧運金牌,他想要奪金的欲望並沒有錯,但要是贏得金牌才會快樂,所以只有非贏不可的結局可以接受,那就會與對運動本身的喜愛錯身而過。每一次經驗都只是朝金牌前進或後退,如果無法達成目標,得到的獎賞卻是失望。「執念」的藏語是「dö chag」,字面意思是「膠著的欲望」。有欲望是好事,但對結局抱持膠著執念卻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個人無法控制自己會不會奪金,卻可以全心投入,朝這個目標前進。意思也就是不抗拒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只需要問問自己,要怎麼在該環境茁壯。

大自然就是練習不抗拒的良師。當我在秘魯安地斯山脈放長假時,我看到一株小樹從河裡的鵝卵石細縫長出來,當時我就想到這一點。那棵樹當然寧願在一片舒適的森林林地裡播種而生,生長會輕鬆很多,但這個地點自行找上它,而它在這個意想不到的所在,順應周遭環境而生,卻不是抗拒,因此長得繁茂蔥鬱。

雖然永遠活在當下的焦點,跟佛教有著最為強烈的關聯,但專注當下的價值觀,在幾乎所有靈修與哲學都占有一席之地。大多數人都誤以為快樂的祕訣就是專注於當下,但真正的祕密其實是放手,不再試著掌控。我們常聽到別人說要「活在當下」,彷彿只要活在當下就會快樂。但是活在當下並不會帶來快樂,能帶來內心平靜的,其實是接受現下發生的事。思考著未來或過去不是沒有用,但是控制的欲望卻會改變沿路的風景。

關於這點讓我稍加潤飾說明。如果我坐著一小時,想著有關未來要發生的事,可能是馬上要展開的旅行,或者即將舉行的婚禮,思索這些事可能會讓人心情愉快。同樣地,我可以花一小時回想快樂,甚至痛苦的人生經歷,如果思考能對目前的選擇帶來看法,這麼做也許讓人心情愉悅,甚至還會很受用。

但要是控制欲出現,問題就隨之降臨。當腦海出現婚禮當日的情景,焦慮那天可能下雨;或者怕比爾叔叔喝太多、亂發脾氣;或者自己不如姊姊一樣,會是美麗的新嫁娘。值得擔憂的事說也說不完。小偷知道我們對這些事沒有決定權,卻不斷說要是繼續擔心(拳頭握得夠緊),一切都已經在掌控之下。反過來的情況也是事實,當我們想像著未來發生的事可能會使人擔憂時,我們必須當心小偷出沒,然後撥亂反正。將來是無法控制的,我們只能體驗未來。但重點是快樂並非憑藉結果而定。

回憶過去不見得絕對沒用。例如:我可能在思索一段失敗的感情,想要從中修正個人的錯誤。然而這種悔恨感並非是不快樂的主因,想要改變過去的欲望才是。當然過去已無法改變,畢竟已成定局,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教訓,現在要做決定時,可以加入全新的想法和意圖。

只要有警覺地接受,無論何時,包括過去在內,永遠都可以制服小偷,讓它不來鬧事。很多人花好幾個鐘頭難過心痛,希望自己能重新對過去做決定,但其實他們最該做的,就是接受過去。

別混淆了,鬆綁控制欲跟對人生消極、覺得自己無法影響與改變是兩碼子事,要記住帶來不快樂的並非你的意圖,而是你的執念。

這樣想,更快樂
活在當下並不會帶來快樂,能帶來內心平靜的,其實是接受現下發生的事。

書封_是誰偷走我的快樂

【書名:是誰偷走我的快樂】

【作者簡介:約翰.伊佐(John Izzo)】
 
約翰.伊佐是一位世界知名講員、記者、企業高管教練及社會活動家。他也是一名暢銷作者,已出版的六部著作包括《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喚醒企業的靈魂》和《勇敢站出來:扛下責任就是改變關鍵》。 伊佐也是會議與企業活動特邀演講的當紅炸子雞,他踏足世界各地,演講對象超過一百萬人,客戶名單彷彿企業版的世界名人錄,包括IBM、澳洲航空、微軟、惠普、研科、沃爾瑪和麥當勞。每年他會參加七十多場會議演講,經常舉辦個人領導力的活動。

(圖文由三采文化提供)
 
女人幫專屬私密社團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