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未來的你,並不是別人!】 | 生活哲學 | Jin

未來的你,並不是別人!

一個人,一樣薪水,統一用現金和純用信用卡消費,哪一種花得多?相信大家都猜得出,是信用卡。


而且據美國的統計,用信用上消費,平均多花了一倍。

為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習於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別人。一切有那個「未來」的我埋單。

前不久我家的洗衣機馬達壞了,我十萬火急地買洗衣機。上網更好比價,但是,性急的我等不了一堆髒衣服濕濕的擱在壞的洗衣機裡。我在實體店面迅速選了一台「本月最多人買」的,店員問我要不要辦24期免息優惠。我很驚訝:「24期免息,總價……一模一樣?」「當然。」店員的口氣似乎覺得我很土。

天底下無白吃午餐,表面上免費的東西,一定有人幫你付費;表面上免息,一定有人為你付利息!分24期,銀行必有其他利潤,廠商必有付出,雖然顧客看來沒有損失。


為什麼廠商要讓你享用兩年免息?因為他要讓你感覺到那不是一大筆支出。

這是一個消費的心理陷阱。24期,一個月付不到1000元,你會覺得不痛不癢,吸引你過度消費,分愈多期,讓你感覺當下的負擔甚輕,反正錢是未來的自己慢慢付的嘛,太多的小額支出,會讓你難以計算每月支出,最後債築高台。

樂在當下,讓「今天的你」扛起責任


我認識一位看來精明能幹的太太。婚後十年,律師老公忽然看見一筆帳單,竟然發現家裡每月要繳的循環利息超過10萬元!原來掌管家庭理財的妻子,發現家庭收入付不起「數百件微小的分期付款」的帳款後,不好意思坦承,選擇支付高額的循環信貸,後來光是利息支出,就超過每月的家庭收入。雪球在暗中愈滾愈大。

先生沒有查覺,他一直以為以自己的收入算高,要支付家庭支出綽綽有餘。

明天的你會付,明天的你會做。我們常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別人。

時間管理上也是。我們總是把「明天再說……」「有一天我會……」「如果有時間我一定會……」「過幾年我就……」「退休後我一定要……」掛在嘴邊,把一切寄託在未來。明天,永遠是想像中最忙的一天。

這些被交給未來的事情,多半終生無緣。包括念英文、減肥、運動和環遊世界。希望斷送在藉口中,夢想毀在拖延裡。人們真想要做的事,從來都是自己阻擋自己。與其把責任交給未來的自己,不如讓今天實實在在存活著的自己扛起!這才是「樂在當下」的最好詮釋。

 
女人幫專屬私密社團 - 審查制
Facebook Group · Member Only
 Join Group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