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嘴拙的人,也會對對話中的話題感到煩惱。特別是與沒見過幾次面的人聊天時,經常有因為沒話題而困擾的經驗。事實上,我經常碰到諮商者告訴我「不知道該聊什麼」、「常常煩惱用盡聊天話題」。
在職場上,我們身邊加減都會冒出幾個噁心、自以為帥,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渣男們。而當我們遇到這些令人想翻白眼的男同事時,妹紙們都怎麼應對?
看到這個標題,你是否覺得不可置信?並且在心裡默默的嘀咕:「職場怎麼可能是公平的?我的外貌和專業能力明顯比A好很多,升官發財的卻總是他?」或是「為什麼我犯個小錯就被釘到牆上,B一天到晚遲到卻能神態自若的和老闆談笑風生?」你是不是心中經常有這樣的對白?
職場上是互相學習成長,但卻也是交出自己的實績單場所,沒有一個人有義務要幫忙其他的人,也沒有一個人一定要輔助你該要成就哪些事情。若我們能把別人送出的援手當成是情分,或許我們在看待每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這麼的憤世忌俗。
有時候複雜的工作簡單化,我們要平心而論,自己是否可以把一些太過繁雜的工作簡單化,然後把這些簡單的事情重複地做,讓自己的心也簡單一點,其實所謂的簡單一點都不簡單
常聽人抱怨:「厚!那又不是我的工作,幹麼叫我去做啊!」「我是來當會計的,為什麼還得支援那個專案?」「為什麼主管每次都叫我去訂便當?是把我當小妹嗎?」 關於這些悶氣,有三個方向提供給各位思考。
你曾親眼目睹或親身體驗過嗎?當某同事在主管老闆面前說了個10分滿,讓他們聽了邊滿意點頭喊讚,但實際上做事的執行力只有5成多一點,主管老闆仍心疼地說:「你真是太盡心盡力了!」;反觀做事拚命到8、9分滿的人,也很努力地跟主管老闆報告,卻被念:「怎麼只有這樣?想想還可以多做什麼!」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年代中,千萬要記住,把我們害得最慘的,不見得是表面上奸詐的人,反而是那些看起來貌似忠厚的「老實人」。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行事以『是當不同凡響』自許,自然與凡響不同。」
無論是剛出社會的菜鳥,或是在職場打滾多年的老鳥,大多數人對飯局禮儀都一知半解,甚至連最基本的遞名片,有時還會將名片方向搞反!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處理了人,但真正的事情卻不能獲得解決,如果我們都能公歸公,私歸私,或許事情上會獲得更圓滿的解決
人生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我們不是聖人,但也不需要不留給別人一條餘路,因為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來的更有意義
勇氣不是跨了出去,而是累積很多次的失敗並且能夠承認失敗才是真正的勇敢~
舉例來說,開會時,與會人員一坐下就先從可有可無的閒聊開始,直到做出決議為止,浪費了冗長的時間。
效率的條件因人而異。我們有些人習慣早起,另外一些人可能在夜晚或深夜的效率最高。有些人喜歡分段作業,注重細節,另一些人喜歡在清楚大目標的前提下去完成工作。
身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每個人無不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無論是為了五斗米折腰也好,或者有偉大的理想抱負也罷,總之想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就不得不去適應與努力工作。